人們都說書寫正在消亡。在鍵盤與屏幕上打字已經是今日書面溝通的主要形式。拜日益普及的芯片密碼信用卡所賜,我們連親筆簽名的機會都越來越少了。
在這個孩子們從出生起就在手機與平板電腦上點擊觸碰的年代,是不是"書寫"中的"寫"這個部分可以被永遠刪去了?對于老式的紙筆而言,除了藝術上的價值和認知上的便利,它們還有什么優勢嗎?
為什么說紙才是真正的"王牌APP"
為什么傳真機仍未壽終正寢
人工智能受愚弄后也會犯"低級錯誤"
筆的衰落以前,學校里每個孩子都要學習把英文字母連在一起寫字(連筆字),但如今,情況已經不是這樣了。
在包括芬蘭的一些國家的學校里,打字課已經取代了連筆字母的寫字課。而在美國從2013年起,連筆字母書寫已經被調出核心課綱。雖然包括亞利桑那州在內的幾個州仍然重視標準化的連筆書寫教育,但他們已經不是主流。
Image copyright Alamy/TM/20th Century Fox Film Corp Image caption 世界各地的很多學校已經在課程中降低了書寫課程的重要性(圖片來源: Alamy/TM/20th Century Fox Film Corp)有一些專家指出寫字課可能有一些間接的益處。《書寫的歷史及其未知未來》(The History and Uncertain Future of Handwriting)一書的作者安妮·特魯貝克(Anne Trubek)就認為這樣的訓練能夠強化一種被稱為"自動性"的技能。就是說當人們高度熟悉某類工作之后,就能夠不假思索地執行,從而能夠在做此類工作的時候仍然有余力思考或執行其他事務。在這點上,特魯貝克將書寫類比為駕駛。
"當你開車開了一段時間后,你不會有意識地去想'現在踩油門'或'轉一點方向盤'",她這么解釋,"你就這么做了。而這也是我們想讓孩子們在學寫字的時候實現的目標。你我都不會想'現在轉個圈去寫字母i'——或者'現在在鍵盤上去找r鍵'。因此,我們的大腦能有余力去思考更為重要的問題——我們開車的目的地,路邊的行道樹,或者我們正在寫的文字所表達的意義。"
機器如何學會聽懂人說話?
人工智能公司為什么要不停的砸玻璃?
外國口音綜合癥的嚴重心理影響
特魯貝克就書寫這個課題發表了許多文章,也出版了若干書籍,她不相信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書寫將要消亡,"如果它真的會消亡"。但她相信學生學習鍵盤打字比學習手寫更快:學生能夠在更早的年紀就學會盲打,打字的速度也比手寫更快,從而讓他們能夠有更多時間選詞造句。
在一篇去年為《紐約時報》"撰寫"的(如果你認可這種表達)文章里,特魯貝克提出由于鍵盤打字帶來的更好的自動性,同時書寫課程在今天的孩子們教育中時間比重下降,他們的書面表達能力可能會更強。人們對這樣的觀點意見兩極分化,有人反對也有人支持。
她提到了批評者們關于書寫的衰落最常提出的兩個意見:如果不保護手寫,會帶來"歷史的損失"和"人與人之間的親切感不再"。
關于前者,她的反對意見是,現在平常人已經無法讀懂95%的手寫文稿了——"所以我們才會有筆跡學家,"她如此解釋,筆跡學就是專門研究古代手寫字體的科學。
而針對后者所提到的,人們以手寫文字例如感謝卡來表達溫情,她說到:"這其實表示的是人們為此花了時間,這樣的交流方式的意義源自人們為此投入的精力,"特魯貝克說,"我對此的反對意見是,我們有很多其它方式來表示我們的關愛以及我們為此投入的精力,比方說如果你的字不好看,你可以送一包小餅干。"
有一些教育者看來能夠至少在某種程度上同意這種觀點。
一個案例就是芬蘭,這個國家如今在歐洲的先進學校教育方法中多方面領先,他們在2014年的一系列課程改革中修改了書寫課程的指導要求,將以印刷與數碼方式進行的書面交流放在更重要的地位。
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有研究表明即使在這個平板電腦的時代,手寫的動作本身仍然可能有助于兒童學習字母表(圖片來源: Vincenzo Pinto/AFP/Getty Images)芬蘭國家教育局的敏娜·哈曼能(Minna Harmanen)表示這樣的改革帶來的反饋基本是正面的。"芬蘭國家教育局并沒有收到來自教師、兒童或者家長的抱怨。"她這么說。
哈曼能提到,進行這樣的改革,最重要的原因是連筆字母書寫已經不再那么常用。
招聘中使用的奇葩心理分析
平板和智能手機如何成為標準配備?
左撇子為什么那么稀少?
"近來在工作中,你基本上必須用電腦來處理所有的文字,因此流暢的打字技能非常重要,"她說,"傳統的手寫文字在事后總是難以閱讀,而歷史文獻在必要的時候總是能被研究解讀的。"
書寫帶來的好處盡管如此,也有研究表明書寫能夠提供某種認知上的益處。
例如,手寫可以提高手和手指的精細動作技能。 華盛頓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,雖然有一些重疊,但手寫和鍵盤輸入利用了不同的大腦功能。威廉·克萊姆(William Klemm)在2013年為《今日心理學》(Psychology Today)撰寫的一篇文章也認同了這種說法。
"閱讀和寫作中使用的思維技能會帶來溢出效應。"他寫道, "要寫易讀的連筆字母,手指需要精細的控制動作。你必須注意并考慮你在做什么、如何做。你必須練習。大腦成像研究表明,連筆書寫能激活大腦中不參與鍵盤輸入的區域。"
進一步的學術研究表明,書寫可以刺激視覺識別和記憶保留。
在《神經科學與教育趨勢》(Trends in Neuroscience and Education)雜志于2012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,作者卡林·詹姆斯(Karin James)和勞拉·恩格哈特(Laura Engelhardt)發現,書寫對幫助孩子學習字母表可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在這項研究中,一群學前兒童練習通過各種方式學習字母,包括用手寫出來與在鍵盤上打字。之后再向孩子們進行核磁共振掃描,當孩子們躺在掃描儀器中的時候向他們展示各種字母。這些掃描顯示,當孩子們看到了手寫練習的字母時,大腦中的特定部分被激活,而他們看到打字練習的字母時并不會激活這些部分。這表明書寫可能有助于孩子掌握閱讀和寫作。
所以,書寫可以帶來認知上的益處,創造藝術價值,傳達個人情感——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學習。
***
盡管如此,甚至還有技術試圖取代打字輸入,比方說語音識別軟件,例如蘋果的Siri、亞馬遜的Alexa和微軟的Cortana。
2017-12-08Image copyright Aland Sailing
2017-12-08Image copyright Alamy 眾所周知
2017-12-07Image copyright Marissa Tejada
2017-12-07Image copyright Maggie's Centr
2017-12-07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
2017-12-06Image copyright Eliot Stein 每
2017-12-06Image copyright Alamy 這個場景
2017-12-06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